馬
《清风亭》是出老戏,也是出好戏。香港观众必将被剧中的两老夫妇一掬同情之类。
马连良十几年前留港时,似乎没有搬动过这出戏,原因无他,剧中除了需要一位老生扮饰年已老迈、盼子心切的七十三岁的老头儿之外,还需要一位老旦扮演与他同庚、同感膝下空虚,而又老来得子的老伴儿。这两名演员一定要功力悉敌,才能衬托得起,否则只有好老生,没有好老旦,就如双翼只于其一,无法使舞台形象完美。这次有马富禄同来,双马齐驱,势将使观众感到目不暇接。
(资料图片)
《清风亭》马连良饰张元秀
马富禄饰贺氏
《清风亭》是衰派老生的考验,当然,在马连良来说,这又是他的拿手戏。想当年他师从贾洪林,在富连成坐科时,喜字辈大师兄雷喜福也以《清风亭》见长,而且身怀绝技,把个穷老头儿张元秀演得活似;所以,马连良从新学到现在,在这出戏上所用的功夫、所得的经验,起码也有四十余年之久。(注:雷喜福一生不得志,据说主要因为扮相寒酸,但《清风亭》一戏正好开正他的路,扮出张元秀一脸苦相。活生生是张老头儿的在世,所以他只以《清风亭》见长)。
《四进士》有南麒北马之称,《清风亭》亦复如此。不过,由于此剧结尾在过去流于迷信,近年已有改动。马连良、麒麟童(周信芳)的演出非但路子不同,剧本也颇有出入,麒派特点在于火炽,马派特点在于蕴藉。以剧中七十三岁的角色来说,还是后者比较适当些。
剧情相当动人,源出于何处,不得而知。剧作者的原意当是规劝世人不可忘恩负义。主角儿是一对以打草鞋、磨豆腐为生的张元秀夫妇,路过周梁桥,拾得一被弃婴儿,他们年迈无子,便将它取名继保,加以抚养。张继保十三岁那年,听了同学的话,向元秀索要亲生父母。父子发生争吵,继保怕受责打,逃入清风亭,适遇其亲母。结果由其亲母硬行将子领走,元秀怅怅而归。老夫妇失子后朝夕盼望,又为老病所缠,沦为乞丐。若干年后,有新科状元路过下马清风亭。元秀夫妇闻知为张继保赶去相认,不想冷酷无情的张继保竟将他们视如路人,不肯认亲,老夫妻悲愤之下双双碰死。
《清风亭》马连良饰张元秀(左)
李毓芳饰周桂英(中)关小燕饰张继保
过去,《清风亭》又名《天雷报》,最末尚有一场,即雷神赶至清风亭,将张继保殛死。张继保披头散发,手持他打发两老的二百铜钱,跪在台口示众,以儆效尤。解放以后,麒麟童为破除迷信,首创改为群众将张继保打死,但鉴于在当年封建时代,如此行动恐无可能。最后又改为由群众出钱将二老埋葬,使张继保留下了骂名,这一改动可谓合情合理。
全剧表演以两个老伴儿拾子之喜、盼子之切、骂子之愤等等为中心,在做工上则与其他老生老旦大不相同。必须显出年迈气衰、步履维艰、满腹心事的模样。当他们失去了抚养十三年的义子,而又沦为乞丐(两老身穿富贵衣,即乞丐衣)后,两人以闾望儿,先是互相埋怨,斗气,甚至动武。其后又互相体贴照顾,观众在台下能不流泪者极稀。结尾时,老夫妇相继以头碰柱而死,须有许多颤颤抖抖的做工,这样马连良的髯口功夫及边式身段,必将引得满堂彩声。
马富禄反串老旦,合演此戏多年,路数老到。最精彩的是盼子及撞死两段,只见他手持竹杖,殷念娇儿,令人对这七十三岁的老太婆有无限的同情。过去有人说,马富禄只凭了一条嗓子,这次,大家可以欣赏他的演技了。
《清风亭》马连良饰张元秀
马连良在三十多年前曾灌有《清风亭》唱片,即父子反目追逐的那一场的二黄原版,“我二老年古稀无后实惨,周梁桥拾一子接续香烟······”,最后还附加了几句哭头。在灌片时,时马氏正值壮年,嗓音也在巅峰时期。今年他年逾耳顺,对于衰派老生自有更深的体会。此戏与《四进士》完全不同。因宋士杰是“眉精眼企”的刑房书吏,老而弥坚;张元秀则是诚实木讷的老头儿,所以才会被人在清风亭中当堂将张继保索走,无言以对。张元秀的对白中,有许多地方可以表现出老头子的淳朴、耿直。当时虽令人一粲,其实却令人一叹!
最后,张元秀撞死之前,有一大段儿念白,“可怜世人心太贪,无钱无子意惘然。老汉无子又无钱,妄想继子接香烟。我二老终日盼你把门楣换,原来是富贵贫穷不一般。做官不把恩父念。逼死恩母在庭前。辛苦抚养十三载,这、这、这报恩就是这二百钱”。剧本儿已是一字一泪,马连良念来更动人。
《清风亭》中的两个老伴儿是岁数儿合共一百四十六岁,这么耄老之年的角色,如能演来引人入胜,必须演员人有瓷实的功夫。马连良、马富禄今晚的表演,必定精彩百出。此戏下星期天夜场重演,今天向隅的观众,最好早一些扑票。
(原载于1963年5月26日香港《大公报》)
馬
欢迎关注马连良艺术研究会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声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36 联系邮箱:55 16 53 8 @qq.com